top of page

踞織機

1975年,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原始的織布工具,這種原始織布機被稱為踞機或腰機。這是目前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原始織布工具,距今有6000多年的歷史。

海南黎族至今仍使用這種古老的織布機織布。春秋戰國時期《尚書·禹貢》記載“島夷平服,厥篚織貝”。西漢時期,海南島有精美的「廣幅布」被徵作為「歲貢」珍品;三國東吳《南洲異物誌》中敘述當時黎族先民已會用吉貝製作「五色班布」;而到了宋代,黎族紡織已具有很高的水平。

宋末元初,黃道婆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技藝,並總結出「錯紗、配色、綜線、挈花」的棉紡織造技術。元朝元貞年間(公元1295—1297年),她返回故鄉松江府烏泥涇(今上海市華涇鎮),將海南黎族紡織工藝帶回,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起到重要作用;清代《峒溪纖志》載:「黎人取中國彩帛,拆取色絲和吉貝,織之成錦。」清代黎錦則成為國內外貿易的珍品。

bottom of page